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热点新闻

    海南自贸港面向东盟推进产业双循环发展策略探析

    2021年08月18日 09:20:31

    位于海口市大英山CBD核心区的全球贸易之窗,是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我省积极推进“百国千企”计划的首个载体。李英挺 摄


    海南自贸港面向东盟

    推进产业双循环发展策略探析

    文 | 李世杰 陈瑶雯

    4月15日,我国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协定的核准程序,RCEP协定的实施取得重大进展。这将为海南面向东盟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笔者考察海南与东盟的产业双循环发展现状,针对海南与东盟推进双循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瓶颈提出政策建议。

    海南与东盟产业双循环现状

    国际贸易情况。根据海口海关的统计数据,2020年,海南对外贸易伙伴涉及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东盟是其第一大贸易伙伴,占海南与全球总贸易额比重的25%。从海南与东盟各国近3年平均贸易额来看,海南与越南、菲律宾和新加坡的平均贸易额处于较高水平,贸易来往密切,上述三国属于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国家,对外贸易意愿高;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和泰国的平均贸易额处于中等水平,这些国家具备一定的制造业基础,处于中低端产业链,能与海南形成产业互补,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与缅甸、老挝和柬埔寨的平均贸易额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因为这三个国家发展较为落后,老挝和柬埔寨经济体量小、缅甸国内局势不稳定等。整体而言,海南与东盟经济外循环的平衡发展仍有待调整和优化。


    海南与东盟国家贸易额(万元)。数据来源:海口海关


    从贸易的产品结构来看,海南出口东盟国家的产品集中度整体上较高,主要对东盟国家出口资源产品和塑料及其制品,工业制品比重较低;与东盟国家出口产业分工仍处在较为低端的环节,对外贸易商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海南主要从东盟进口资源产品、橡胶及其制品、纺织品,并未根据不同发展程度的东盟国家形成具有明显差异化的进口结构,双方产业分工合作仍处在较低层次。随着全球经济不稳定性的提升以及后疫情时代产业链的区域化,海南通过产业外循环加深与东盟国家产业的优势互补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2018-2020年海南与东盟各国平均贸易额(万元)数据来源:海口海关


    跨国投资情况。海南省统计年鉴显示,2017年东盟国家对海南直接投资为711万美元,均来自新加坡。2018年增长了1.8%,达到724万美元,分别是新加坡683万美元、泰国41万美元。2019年东盟国家对海南直接投资增幅明显,达到3497万美元,仍来自新加坡和泰国。2020年,海南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05家,同比增长197.3%,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0.3亿美元,同比增长100.7%。在海南省投资的外资企业来源地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美国、新加坡、加拿大,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东盟国家对海南的产业投资仍然较少,海南与东盟国家以直接投资形式形成的垂直型产业分工和经济外循环规模很小。


    2018-2020年海南与东盟各国进出口结构。数据来源:海口海关


    海南与东盟产业双循环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一是贸易规模相对较小,贸易发展不平衡。从贸易结构来看,海南与东盟的对外贸易发展是不平衡的。首先是海南与大部分东盟国家存在着贸易逆差,面向东盟的外循环经济的平衡发展有待调整和优化。其次,海南与越南、泰国、菲律宾、缅甸、柬埔寨的出口产业分工合作较为紧密,而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其他东盟国家的出口产业分工合作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海南在进口方面与东盟国家形成产业分工的规模还较小,这可能是受到了海南自身产业规模和效率的制约,从更宽层次来看则可能是工业基础薄弱、人力资源短缺、基础设施落后、市场网络狭小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此外,由于东盟各国之间发展程度参差不齐,且经济体量、开放度、增速以及海南与其地理距离、东盟国家国内局势稳定性均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因素也制约了双方扩大产业分工合作和经济外循环。从进出口商品的层面来看,部分东盟国家相对单一的经济结构导致其出口海南的产品相对单一,容易受到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导致市场风险处在较高的水平,也会对双方扩大产业外循环形成制约。

    二是产业发展程度低,贸易增长动力不足。首先,海南本地的制造业原始积累不足,先天条件有限。现阶段海南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制造业在海南GDP中占比不高,在产业链、供应链、产业工人和技术人才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其次,海南与东盟的产业分工合作仍处在较为低端的环节,海南尚未在东盟形成自身独特的产业优势。从贸易方式来看,海南与东盟各国的对外贸易还是以传统的一般贸易占主体地位,来料加工贸易、进料加工贸易所占的比例普遍较小,主要集中在缅甸、泰国、菲律宾和越南,且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再次,作为海南重点产业之一的旅游业,其品牌影响力仍严重不足;海南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旅游开发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东部地区,而中西部旅游业开发力度较小;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旅游资源利用率低。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产业合作便利化程度有待提高。海南作为我国南海的海上门户,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区位优势十分突出,但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尚存在不少短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从交通基础设施来看,海南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也有待完善,尤其海运航线易受到台风等自然因素影响。此外,与东盟国家的海空航线有待进一步加密完善。


    海南2019年12个重点产业增加值(亿元)。数据来源:海南统计年鉴


    推动海南-东盟实现双循环的对策建议

    一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发展完善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强科学技术创新,瞄准产业链前沿。培育壮大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加快推动重大科研项目落地,大力发展深海装备、材料、通讯、船舶、海工设备、海洋公共服务等科技和产业。有步骤推进新型海洋服务业的发展,支持发展深海科技、深海高端装备、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培育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旅游业方面,重点发展健康医疗、养老养生、文化体育、邮轮旅游、游艇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主要聚焦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观光农业;现代服务业方面,重点发展以保税仓储、转口贸易等为核心的港口服务业,以文创设计、会展服务等为核心的专业服务业,以海洋旅游、海洋信息服务等为核心的海洋服务业。引导海南产业发展逐步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构建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自贸港。

    二是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的对接合作与协调发展,打造中国对外开放新高地。海南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产业互补,具备打造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与优势。在产业方面,应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形成错位互补发展,避免产业同质化竞争。海南应加快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中高端制造业在产业层次上形成互补,主动嵌入我国内循环经济中,以此夯实扩大与东盟国家产业外循环合作的基础。海南自贸港有条件占据价值链上游,形成区域新的增长极,对周边区域形成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推动该区域内产业良性互补发展。在交通方面,应加快推进海南岛与大陆跨海公路、铁路交通建设,加强与广西、广东沿海港口的航运联系,构筑更紧密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6月25日,我国首个自营勘探开发的1500米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在海南陵水海域正式投产。封烁 摄


    三是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产业互补与合作,加强与东盟国家经贸联系,打造中国辐射东盟的前哨站。海南与东盟各国应积极进行产业转型和升级,避免在同一低层次产业上的重复竞争,减少由于资源和产业结构雷同所产生的矛盾和摩擦。应积极构建与东盟的产业协作体系,推动与东盟国家产业的联动发展。同新加坡,应重点加强金融服务贸易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则应加强海洋经济方面的合作,如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园区和产业链完整的石化工业体系等;同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则应加大农业、制造业方面的合作。应积极推动海南与东盟海洋伙伴关系建设,打造“南海海洋生态共同体”。

    四是做大做强服务贸易与转口贸易,打造RCEP协议下中国-东盟贸易自由化先行先试区。海南自贸港应充分发挥自身特点与政策优势,在经贸领域大胆创新与尝试。可率先探索实施RCEP、CPTPP等部分规则,提升与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和人员跨境流动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加强海南本土市场与东南亚区域市场及全球化市场对接。在贸易数字化发展背景下,海南应努力有所突破,创新数字服务贸易业态模式。加快金融服务领域的变革,全面创新金融体系,加大金融服务业的开发力度。加快与东盟国家开展教育、医疗、旅游、劳务等领域的服务贸易合作。加快完善海口美兰机场国际中转货运业务功能,实现海南与东盟国家之间鲜活产品、冰鲜水产品、冷链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高效快速运输。

    五是加快建设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打造中国-东盟海上航运旅游中心,将海南打造成为中国-东盟度假旅游消费休闲中心。海南可借助优质的热带海岛旅游资源,结合东南亚著名景点,培育优质旅游线路,重点打通海南赴东盟国家海上旅游航线,发展邮轮旅游,开辟更多海南-东盟邮轮航线,推动“海南-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的一程多站式国际邮轮航线。加大海南旅游在东盟的宣传与国际影响力,加密完善海南与东盟各国海、空旅游线路,将海南打造为中国游客赴东盟旅游最佳出发地,东盟游客赴中国旅游第一站。在海南每年定期举办中国-东盟旅游论坛,将海南打造为中国-东盟旅游交流的重要窗口。


    2020年1月4日,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内,嘉年华集团旗下的邮轮品牌歌诗达·新浪漫号三亚母港航线首次航行。武威 摄

    六是大力吸引东盟外资,提升海南现代服务业水平,将海南打造为中国-东盟现代服务业中心。海南应加快优化营商环境,逐步开放服务业投资领域,大力吸引东盟外资进入海南,结合自身优势打造中国-东盟现代服务业中心。加快推进海南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建设,积极促进天然气、石油等能源类商品的资源优化配置,完善我国能源产品定价机制,拓展海南及我国和东盟乃至全球能源交易的互联互通;继续完善海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聚集热带特色农产品和海洋产品等优质资源,积极争取诸如天然橡胶等我国进口依赖性较强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话语权及定价权,建立基于热带大宗商品的期货交易市场;将海南打造成连接东盟与中国内地市场的物流中心、商品集散地中心等,通过不断夯实交通运输仓储物流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七是积极吸引国内外优质人才,发展建设引进高水平大学,为海南建设源源不断输送人才。海南省内高水平大学少,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完善,人才短板严重制约着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人才流动方面,可以放宽对东盟国家人员出入境的限制,加强双方人才交流沟通。海南与东盟国家在气候环境、人文领域相近,对东盟人才具有吸引力,应进一步开放签证便利化程度,优化落户手续。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引进国内外优质高校,与东盟国家合作共建大学,重点培养熟悉东盟小语种、东盟国家法律法规、东盟税务经贸规则等领域的人才,将海南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合作领域人才高地。逐步扩大与东盟数据开放领域,共享数据资源,积极运用大数据为海南与东盟推进产业外循环提供所需的智力支撑。可通过推动与国内外东盟研究领域的大数据科研机构合作,加快建立健全各科研机构与有关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机制。

    2020年3月10日,中科院“探索一号”船载着“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南山港码头启航。武昊 摄

    (作者李世杰系海南省社科院签约专家、海南省开放型经济研究院院长、海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来源:《今日海南》2021年第7期




    来源:《今日海南》责编:
    交通运输部 国资委 发改委 住建部 卫生健康委员会 科技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海南省人民政府 粤港澳大湾区 华东频道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京ICP备:0900987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2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