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琬茜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锚定教育强省建设目标,我省如何推动教育实现量质齐升?10月17日上午,“加快推动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加快建设教育强省专场在海口举行,围绕教育强省建设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进行解答。
今年8月底,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9月中旬,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印发《加快建设教育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推动海南教育强省建设高质量开局起步。
“海南教育强省建设目标设计坚持远近结合,分‘两步走’。”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振华介绍,到2027年,教育强省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实现六个“显著提升”和六个“走在全国前列”;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省,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进入全国前列。
《实施意见》对标教育强国建设主要指标,提出13项教育强省具体指标。“对于目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部分指标要力争继续保持领先,对于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部分指标要迎头赶上。”陈振华表示,指标设计充分体现了我省力争用几年时间补齐教育指标短板弱项,在教育对外开放等领域打造海南特色的坚定决心。
在充分考虑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和政策优势的基础上,《实施意见》提出构建教育强省“1248”体系架构,即以建设新时代教育强省为目标,以“国际教育创新岛”“智慧教育岛”两个平台建设为抓手,以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数字教育新标杆、教育综合改革新引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新样板为发展定位,以推进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基础教育公平优质、高等教育整体跃升、职业教育融通融合、教育改革创新攻坚、数字教育赋能引领、教师队伍强基培优、教育开放品牌塑造为行动举措。
其中,《实施意见》将扬长项和补短板相结合,共提出10个方面40条具体举措。“各项任务举措兼顾海南教育发展实际和特色优势,注重体现教育对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先导性、战略性、基础性作用。”陈振华举例,如大力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建立学龄人口变化监测预警制度,健全与人口变化、城镇化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建设金融、国际法、生物制造、绿色低碳等自贸港急需领域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等。
如何保障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实施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承担起教育发展的主体责任,将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通过部门大协同、区域大协作,着力破解重大问题,补齐突出短板,将教育强省的政策、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同时,建立教育强省建设定期跟踪、评估机制,建立督导问责机制,将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情况作为评价市县党委、政府推进教育改革、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