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国际商事调解领域交流与合作,助推海南自贸港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建设,更好地贯彻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关于建立多元化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的要求,2021国际调解高峰论坛于9月29日—30日在海口成功举办。
论坛现场。中国城市建设网海南自贸港频道 崔晓 摄
司法部、中国法学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香港律政司对论坛给予了大力支持。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郑淑娜、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关进平、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王淑梅、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卢鹏起、司法部人民参与和促进法制局副局长闫晋东等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郑淑娜在致辞中就如何加快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高质量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强对国际商事调解制度的研究和人才培养;二是加强国际商事调解的交流与合作;三是完善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一体化智能平台;四是强化国际商事争端“预防”机制建设。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关进平认为,打造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建设完善诉讼、仲裁、调解相衔接、相协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是高质量建设海南自贸港的迫切需要。本届论坛将进一步推动海南自贸港用好调解手段,解决跨境投资贸易争议,创新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海南将以本届论坛为契机开拓创新,扩大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加快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建设。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卢鹏起表示,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调解作为国际解决经贸投资争议的重要途径,在处理国际商事纠纷、优化国际营商环境、推进国际法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届论坛在海南举办具有特殊背景和意义,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明确提出建立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的要求,是我国首次将支持调解解决商事纠纷写入法律,为推动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高质量发展开启了新篇章。
论坛现场。中国城市建设网海南自贸港频道 崔晓 摄
本届论坛以“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 加快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下设五项议题:第一个议题是“商事争议解决机制的新发展格局探究”,该议题主要探讨当前我国商事争议解决机制的现状与发展;第二个议题是“知识产权争议解决的路径探讨”,该议题旨在用调解的方式解决知识产权领域的纠纷,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专业调解机构的建设;第三个议题是“现阶段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机制比较”,该议题邀请了国内外的争议解决专家,对不同商事争议解决机制进行比较分析;第四个议题是“RCEP成员国纠纷预防和解决机制分析”,该议题围绕RCEP成员国的纠纷预防与解决机制进行互鉴;第五个议题是“海南自贸港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的实践与展望”,该议题围绕海南自贸港建设,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自贸港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建设。
开幕式期间,来自中国(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国、意大利、爱尔兰、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瑞士、西班牙、新加坡、泰国、英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47名嘉宾在线上、线下发表了精彩演讲,其中来自境外的嘉宾22名,大家围绕议题发表真知灼见,共商国际调解大计,共谋国际合作远景。同时,还召开了海南自贸港政策推介·海口产业情况说明会,重点开展海南自贸港贸易投资便利化、“零关税”等政策宣讲,并对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进行推介。企业可通过说明会了解海南自贸港各项独有的、不可复制的优惠政策和承载条件,便于企业精准定位和开展贸易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