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克剑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向新征程,要着力推进城乡建设现代化,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形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让城乡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推进城乡建设现代化,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就要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好乡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推进乡村建设现代化,需要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要依靠创新驱动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发展“互联网+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农民和集体、农民和市民的关系,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以及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壁垒,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不断激活乡村振兴内生活力,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补齐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
推进乡村建设现代化,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完善化。要做好统筹规划,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统一、制度并轨;要不断建立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机制;要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改善供水、供电、供气、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加快农房和乡村建设现代化
推进乡村建设现代化,要加快农房和乡村建设现代化,提高农房品质,提升乡村建设水平。要坚持“避害”的选址原则,不在灾害易发地段建房;要尊重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脉络,形成自然、紧凑、有序的农房群落;要尊重乡土风貌和地域特色,精心打造建筑风貌要素,提升传统民居空间品质和村容村貌,鼓励结合发展民宿、旅游等产业,加强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保护与利用;要传承乡村“无废”的生产生活方式,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及生活污水处理处置体系;要因地制宜解决保温采暖、通风采光等问题,鼓励选用装配式钢结构等安全可靠的新型建造方式建房;要使用适合当地特点和农民需求的清洁能源,推进农村用能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既有农房节能改造,促进节能减排,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打造乡村更加现代化的新生活。(作者系城市建设杂志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