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自贸港要闻

    城市更新要注重科学和安全

    2021年08月24日 09:14:28

    文/王克剑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今年全国两会,城市更新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目前,我国城镇化率为63.89%,已经进入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城市更新阶段。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进入由“量”到“质”的转型时期,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人居环境品质的目标诉求下,城市更新越来越受各级政府重视和社会关注。在如火如荼的城市更新过程中,出现了过度房地产化的开发建设方式、大拆大建、急功近利等问题,如何科学、绿色、安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亟需处理好更新、保护、发展之间的关系。

    坚持底线思维 保持城市更新初心本色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本是意在解决人民群众生活居住中的一些急难愁盼问题,但在实施过程中,某些地方出现大拆大建、急功近利的倾向,甚至出现随意拆除老建筑、征迁居民、变相抬高房价等现象,不仅改变了城市更新最初目的,还产生了新的城市问题。

    面对新生问题,必须坚持底线思维,防止城市更新变形走样。要严格控制大规模拆除现有建筑,鼓励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分类审慎处置既有建筑;要严格控制大规模增建,保持老城区原有密度强度,减少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要严格控制大规模搬迁,采取就地安置为主,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保持原有社会人口结构和邻里关系;要确保住房租赁市场供需平稳,循序渐进推进城中村等城市连片旧区的拆迁改造工作,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同步做好中低价位、中小户型长期租赁住房建设,保障新市民、困难群众等群体的住房需求。

    坚持保护为主 延续城市历史风貌内涵

    城市历史风貌、老旧建筑等历史遗存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城市更新过程中,要处理好保护与更新的关系,坚持应留尽留,保持城市记忆。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应通过保留利用既有建筑,科学保护、有机修缮、综合管理、合理利用历史建筑、老厂房等,唤醒对城市历史的记忆;通过保持老城格局尺度,不破坏城市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采取绣花功夫,对城市旧居、旧厂、旧商业区等进行有机更新,以最大限度保留老城区特有的空间格局和肌理脉络;通过保持老城区山水环境及历史遗存,采用当地建筑材料和形式,建设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征和时代风貌的城市建筑,加强城市生态修复,留白增绿,延续城市特色风貌,彰显城市品质内涵。

    坚持实事求是 创新城市更新模式路径

    城市的“更新”在为城市注入发展活力的同时,也面临着没有通用模式可以复制的挑战,各个城市在进行更新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因案施策、不断创新,才能处理好更新与发展的关系。

    在城市更新中,坚持量力而行,才能稳妥推进城市改造和提升工程。通过加强统筹谋划,坚持城市体检评估,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合理科学划定更新重点并编制规划,创新土地、财政、金融等措施手段,才能让城市更新沿着正轨发展;通过探索可持续更新模式,创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可持续模式,鼓励城市发展新业态、新场景、新功能,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更新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实事求是解决城市“里子”问题,持续提升城市更新的质量并拓宽城市更新路径,才能补足城市功能短板,提高城市安全韧性,增强城市发展活力。(作者系城市建设杂志社社长)




    来源:中国城市建设网责编:齐国宝
    交通运输部 国资委 发改委 住建部 卫生健康委员会 科技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海南省人民政府 粤港澳大湾区 华东频道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京ICP备:0900987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2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