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3月9日A02版版面图
要着力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4月在海南考察时强调
海南自贸港见证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代表委员表示要坚定不移落实开放为先战略——
以高水平开放赢自贸港未来
海南日报特派记者袁宇 刘晓惠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稳步推进。”“坚定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高水平开放更有力促改革促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熟悉的内容令代表委员们倍感振奋。
代表委员们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南要坚定不移落实开放为先战略,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把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大门开得更早、更大、更快,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
航拍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主场馆。海南日报记者 陈元才 摄
开放大门开得更大、更快、更早
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进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
带着党中央的深切期望,海南扬帆起航。自2018年以来,180多项自由贸易港政策文件落地生效,封关运作准备工作全面铺开,压力测试相关工作有序进行。海南自贸港的开放,不仅定位于市场开放,更是对接全球最先进的经贸规则。
“作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开放的大门将开得更大、更快、更早。”全国人大代表,海口市委副书记、市长丁晖表示,海口市作为海南自贸港的省会和核心区,正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发挥海南对外开放“桥头堡”作用,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两个总部基地”——高效承接27项自贸港“首单”业务落地推广,“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管理制度试点深化拓展,9个全岛封关运作项目全速推进,各个重点园区发展势头强劲,以不到10%的土地贡献了46.9%的投资和41.3%的税收,海口全面掀起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新高潮。
丁晖表示,海口是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合作的重要节点城市与重要交通枢纽,将持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加强制度集成创新,围绕“两个总部基地”攻坚破题,“海口将开展全球招商大行动,吸引更多海外投资者落户海口。充分利用消博会国际交流平台,放大展会溢出效应,做好城市及产业宣传推广和招商引资工作”。
海南自贸港正在成为全球了解中国的一扇新窗口。2月14日至23日,海南省代表团先后奔赴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越南开展经贸交流活动,持续释放出海南自贸港开放信号。
“海南携政策和投资机遇,推动琼港合作,让香港嘉宾感受到海南的满满诚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推介会,让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印象深刻,他表示,海南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出去”“请进来”,“希望海南以更大力度争分夺秒吸引和利用外资,扩容全球招商‘朋友圈’,紧密跟踪国内外热点行业、龙头企业投资布局,力争把更多高质量外资‘引进来’。”
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工作人员在开展对外招商引资工作。海南日报记者 封烁 摄
“双循环”业态发展成效可喜
教育对外开放,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我国首个以教育开放为核心使命的园区——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全面开学,海南的教育对外开放之路逐步走向正轨。
“我们统筹推进各项重点改革任务,不断加快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重点项目建设,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持续推进。”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教育厅党委书记曹献坤说,在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教育部已批准设立中国传媒大学考文垂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海南学院等6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满足了学生不出国门就能享受高质量国际化教育的需求,“海南教育系统将以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为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海南经验’”。
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背靠国内,面向国际,海南明确提出“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
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与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家药械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引进使用超300种国外已上市、国内未上市的医疗器械和药品,让国内患者不出国门也能用上国际创新药。
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已有学生近500名,今年秋季学期将要达到2000名,国际教育消费回流正式起步……随着海南自贸港政策落地见效,一些具备“双循环”特征的业态发展成效可喜。
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副省长、农工党海南省委会主委、省科技厅厅长谢京认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和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是吸引境外高端医疗消费回流和境外教育消费回流的重要抓手,是加快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平台,也是展示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以及国际化国际合作的重要窗口。
开放的大门如何开得更大?谢京建议,为了探索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海南要着力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以制度集成创新为核心,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
在三亚丝路欢乐世界,游客体验享受“零关税”政策进口的大型游乐设备。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聚力推动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
海南日报记者罗霞
一组海南自贸港2022年的统计数字,传递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喜人态势——
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关口,达2009.5亿元,同比增长36.8%;服务进出口353.62亿元,同比增长22.88%,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12.21%;实际使用外资到资40.5亿美元,同比增长15%;实际对外投资18.95亿美元,同比增长137.46%……
“货物贸易再上新台阶,服务进出口蓄势勃发,实际使用外资稳中提质,实际对外投资增势喜人。”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近日分析称。
政策等优势是海南自贸港的硬核吸引力。去年以来,海南积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升级核心政策,“零关税”三张清单扩容增效,加工增值30%免关税政策扩大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的重点园区试点实施,船籍港政策推动洋浦保税港区开通多条内外贸航线,海南国际船舶总吨位历史性跃居全国第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发布,海南在全国通用目录基础上增加72条。出台20条落实举措,发挥RCEP与自贸港政策叠加效应。加快封关运作软硬件建设,积极推动封关压力测试。
海南持续优化贸易结构和业态,深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强化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货物贸易量质齐升。《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发布以来,已推动22项开放措施在我省落地。海南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特色服务基地建设取得突破。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去年,新冠疫情以来全国首个省级政府代表团赴境外破冰招商,达成不少合作。在今年起步开局的重要时刻,海南省代表团先后奔赴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越南,马不停蹄开展海南自贸港推介会等系列活动,释放出开放强信号,收获长长的“合作清单”。
海南举办多形式、多层级推介活动,做好企业和项目服务工作,着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迎来全球众多投资者投资:法国路威酩轩集团、瑞士历峰集团、美国雅诗兰黛集团和泰佩思琦集团等企业在海南设企投资;美国晖致和艾昆纬、新加坡莱佛士医院等纷纷落户;全球头部拍卖行英国苏富比和世界著名商业决策信息和分析服务机构美国邓白氏落地……
最近,《海南自由贸易港向香港开放专业服务市场十条措施》《支持“两个总部基地”建设的核心政策举措》先后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更多开放发展政策措施将在海南陆续推出。
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力:
洋浦港航产业未来可期
海南日报记者 林书喜
3月7日的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堆场里的集装箱堆积如山,货柜运输车来回穿梭,每天有四五艘货轮进港作业已是码头的常态。
每年1月和2月往往是国内航运淡季,但今年1月至2月,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26.96万标箱,同比增长8%,实现开年“开门红”。
2022年,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集装箱吞吐量再创新高,达150.68万箱,增长34%,增速位列全国沿海规模以上港口前列。其中,外贸吞吐量36.7万标箱,同比增长15%;中转吞吐量113.41万标箱,同比增长57%。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规模化、国际化、枢纽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区域国际中转枢纽港区位成效突显。
“2022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一方面我们持续推进深化改革,面临公司合并、国际业务重组带来的挑战,另一方面又要克服多轮疫情带来的影响。”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力说。与此同时,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优化生产流程,实现洋浦堆场远控作业覆盖率高达92%,带动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去年,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船时效率每小时达52.6箱,同比提升11%;货轮平均在港停时15个小时,同比缩减19%;收提箱效率每车次仅23.9分钟,同比压缩9%。”陈力说,这样一来,码头的单日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了7629标箱,创下了历史新高。
近年来,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契机,持续完善“双循环”航线布局,继2020年开通自贸港首条南太洲际航线后,2022年又开通了洋浦至西非洲际航线,还开通了1组洋浦至东莞的内外贸同船运输通道。截至目前,累计开通航线35条。初步构建起以洋浦为枢纽,对内连接国内沿海主要港口,对外贯通东盟、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以及西非的航线布局。
“未来,随着环新英湾区域和自贸港产业新城的加快建设,洋浦的港航产业也将迎来高速发展期,在儋州洋浦发展,未来可期!”陈力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