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6月21日讯(记者马誉嘉)“这简直就是‘光速’,我们项目提交的临时用地审批仅2个工作日就批复下来了,不仅手续简化,审批效率也非常快捷。此外,早上10点我们向园区管委会打电话申请验线,下午3点,园区审批、监管以及美安管理中心等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就到场提供验线服务,让我们彻底体会到了海口国家高新区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21日下午,在海口国家高新区美安生态科技新城的乐泰(海口)医药生产基地项目现场,项目报建专员黄化泽从园区行政审批人员手里拿到了临时用地申请的批复后发出感慨。据了解,海口国家高新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行“极简审批”,通过出台《临时用地审批行政改革实施方案》,助力项目快速推进,同时也为企业节省时间和成本。
当天下午,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测绘人员陈雄带着GPS定位仪按照批复文件中的临时用地坐标进行放线。随后,园区工作人员便立即进行核查。
“临时用地主要用于搭建临时工棚及堆放建筑材料等,只有建好了工棚,我们的工人才能尽快进场施工。在其他地方,我们的临时用地手续材料大约有9项,其中涉及到编制《临时用地土地复垦方案》还需要聘请第三方机构,按照项目面积则需要编制费用约20万元,此外还需缴纳约10万元的复垦保证金。如今,在海口国家高新区,我们只需要提供临时用地申请书和承诺书,便可办理临时用地手续。不仅为项目缩减了一个多月的建设时间,还节省了约30万元的费用,这对企业来说可是实打实的好处。”黄化泽笑盈盈地说,时间就是金钱,项目原本计划于8月底开工,现在提前到了7月初,有利于项目实现“早开工、早竣工、早纳税”的目标。
项目能够快速推进,得益于海口国家高新区新推出的“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区域土地资源开发保护方案+临时用地审批行政改革实施方案”组合拳举措。海口国家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局长王文海介绍,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深入推进,海口国家高新区进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密集、快进”阶段。为在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前提下,破解项目动工慢等问题,高新区依托园区成熟的“极简审批”系统,在临时用地审批行政改革方面开展创新探索。其中,乐泰(海口)医药生产基地项目是该创新举措的首个使用项目。
“过往临时用地审批材料通常包含规划意见、测绘图、多规图、现状图、复垦方案等9项材料。现在,园区通过出台《临时用地审批行政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入园企业可仅凭临时用地申请书和承诺书申请办理临时用地手续,等于把9项申请材料简化为2项申请材料。此外,在减少审批材料基础上让企业无需预存土地复垦费、无需专家评审,这在全省属于首创。”海口国家高新区审批工作人员周文告诉记者,以园区每年落地30个工业新项目、供应2000亩工业用地计算,则每年可帮助项目直接节省成本约750万元,帮助每家企业节省至少2个月的开工前准备时间,帮助园区提前实现税收1亿元。“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制度创新力度,建立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的长效工作机制,更好地服务项目建设。”周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