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瞭望园区

    三亚中央商务区:是一个信号,也是一个标志

    2021年09月27日 15:01:34

    三亚。一个似乎与“商业”无关的城市,是天涯海角的代名词。多年来,它的城市定位一直都是大部分人的旅游目的地。

    1988年,海南设经济特区后,经济驶入快车道,三亚给人印象更多的是旅游景区的标签。2010年后,海南进入国际旅游岛时代,三亚也随之走向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新高度,但依然只是旅游服务业属性升级,与商业中心无关。

    2018年“4.13”重要讲话之后,自贸港时代开启。很快,三亚被赋予“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核心区”、“国家战略高新技术前沿区”、“国际和自贸港门户”等全新定位。三亚打破旅游服务业的单一产业桎梏,进阶为金融、高新科技、总部经济、跨境电商等一体的多元产业并举的新格局。

    自贸港建设以来,商业用地占据着三亚土地市场主导地位,是各大龙头企业争相涉足的版图,其中三亚CBD——总部经济及中央商务启动区更是商业用地的中流砥柱板块。

    三亚总部经济及中央商务启动区(以下简称为“中央商务区”),是指迎宾路两侧凤凰海岸、月川、东岸、海罗四个单元。2019年3月7日,中央商务启动区控规正式公示,规划这四个特色功能组团,总面积约442.51公顷,规划总建设规模约502.99万平米。

    凤凰海岸单元

    产业定位:旅游港自贸服务与邮轮、游艇、文化艺术综合消费区

    规划面积:3036亩

    东岸单元

    产业定位:大型综合消费商圈和总部经济核心区

    规划面积:1439.7亩

    月川单元

    产业定位:金融产业核心区、综合商务区与国际滨水商业文化步行街

    规划面积:654.9亩

    海罗单元

    产业定位:国际人才社区和花园总部

    规划面积:1507.8亩

    中央商务区控规出炉至今,已累计成交32宗44个地块,累计土地成交面积976亩,成交总金额166.74亿元,共吸引19家企业落地。

    记者总结了从2019年3月控规出台后,截止到目前中央商务区的全部土地成交挂牌记录。

    中央商务区规划可出让土地2149亩,目前已出让976亩,供地类型主要以商业综合体和商务办公楼为主。当前东岸片区土地基本供应完毕,月川片区完成约50%土地供应。

    预计到2023年:以游艇交易中心、公共游艇码头为代表的南边海片区将基本建成,以中粮大悦城综合体项目为代表的东岸片区、以三亚国际金融中心项目为代表的月川片区,及以大唐海外、恒力国际、紫金矿业国际、珠海免税等企业总部项目为代表的凤凰海岸片区将拔地而起,改变三亚主城区的城市风貌和产业结构,成为三亚自贸港建设的标杆。

    纵观整个中央商区,中粮集团、格力地产、紫金矿业等多个世界五百强企业均已入驻,截至8月末,园区企业累计达4379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5家,中国500强企业9家。

    中央商务区缘何吸引这么多家优秀企业纷纷落地?园区又有哪些创新优势?

    产城联动 融合发展 

    “四片+双港”产业布局,新旧融合多元渗透。除凤凰海岸、东岸、月川、海罗“四片”外,中央商务启动区充分发挥和邮轮港、游艇港“双港”空间载体优势,合理规划引导相关产业布局,推动总部办公、金融服务、现代商贸、邮轮游艇、文化休闲和专业服务等产业功能建设,促进新旧融合和多元渗透,形成带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快速发展的活力核心。

    加快生态修复与设施扩容提质,支撑中央商务区可持续发展。目前已开展园区一体化实施规划等专项编制,梳理出1桥梁、1隧道、2医院、5学校、6公园、13个交通设施工程、55个道路在内的83个重点项目。根据片区开发和拆迁进展,拟在稳步推进河口隧道工程、中央公园、桥头公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着力提高园区医疗、教育、公园、交通、市政等城市服务设施建设水平。

    极简审批优化营商环境 

    园区以极简审批为制度集成创新主抓手,围绕特别极简审批,探索打造“商鹿通”综合服务商事体系,实现工程项目建设“5替2减3提速”(即区域替代单个、集中替代分散、并联替代串联、承诺替代审批、园区跑替代企业跑5个替代;减少企业多部门来回跑现象,减少企业办事综合成本;审批提速、建设提速、投产提速)。

    园区通过运用区域评估成果、一站式并联审批提高审批效率的同时增强企业办事体验;通过“一企一策”精准化审批方式,事前介入,事中服务,从而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截止 7 月末,园区累计服务 45 个工程建设项目,办理审批事项约 2000 件,园区项目建设工程规划 许可证、建筑施工许可证基本实现“当天受理,当天办结”。

    中央商务区,是一个信号,也是一个标志。

    两年来,中央商务区初步形成了以紫金海控、大唐海外、大家投控为代表的总部经济,以红杉资本、启赋资本为代表的金融服务产业,以珠海免税、海旅免税、中服免税为代表的现代商贸产业,以中旅邮轮、国旅环球、亚光科技为代表的邮轮游艇产业的集聚态势,有效带动城区产业转型升级。随着中央商务区这些商业体的大规模开建,三亚倾力打造的这个自贸港时代、具有大区域产业、经济聚集效应的CBD商业盘,已经基本成型。

    与此同时,三亚中央商务区的投资规模也在全力提速:

    2020年,中央商务区实现全口径税收14.51亿元;2021年1-7月,实现税收20.99亿元,同比增长106.05%。

    2020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亿元,为年度投资计划的120.6%;2021年1-7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亿元。

    截止7月底,园区500万元项目84个,总投资52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6亿元。其中,在建项目34个,新开工项目10个(今年计划开工),谋划项目40个。

    企业纷纷落户三亚,不仅是看中了三亚中央商务区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政策优势,更是看中了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未来。

    从自贸港的宏观角度来讲,南北两极经济中心趋势明显。随着自贸港进程,形成海口和三亚“一北一南”的双驱动模式。以中央商务区为节点,三亚真正开启了自己的CBD时代,打造成为国际自贸港的南向商业、经济中心。

    在海南自贸港政策支持下,发展总部经济,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吸引跨国公司设立区域总部,将逐渐成为三亚未来CBD商业时代的重要发展方向。

    作者 李晔




    来源:海南国际经发局责编:
    交通运输部 国资委 发改委 住建部 卫生健康委员会 科技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海南省人民政府 粤港澳大湾区 华东频道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京ICP备:0900987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2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