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三块地”改革是指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将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盘活后优先在农村配置,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土地保障。近年来,文昌通过实行“异地调整”入市制度、土地征收新程序等5项创新制度,大力推进“三块地”改革,取得明显成效,部分做法在全国范围推广实施。
潭牛镇大庙村是文昌推进“三块地”改革的重点村庄之一。改革中,文昌划出村里部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引进企业对村内闲置宅基地及其废弃房屋施行改造升级,打造农家乐和民宿等项目,同时改善村内环境,使大庙村从一个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转变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文昌市昌洒镇白土村也是“三块地”改革的获益村。改革中,村民在得到土地征收货币补偿的同时,还获得安置留用地,使得户户都住上新居。白土村25.05亩集体土地也成功入市,成交总价1185万元,村集体及村民收益达948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提升至1.68万元。
文昌市昌洒镇白土村党支部书记介绍,通过招商引资多元化,增加集体和村民收入,村里又将本轮改革获益,资金投入新一轮的村庄建设中去,为提升人居环境和乡村振兴打好基础。
文昌市自2015年被列入全国首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起,就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积极推进“异地调整”入市制度、土地征收新程序、多元补偿机制、宅基地转换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侨胞有偿使用宅基地等5项创新制度。目前,文昌成功入市土地60宗,面积共计984亩,成交总价为7.268亿元,村集体及农民直接获得收益达5.818亿元。
文昌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在“十四五”期间主要是想把入市的土地转化为项目,推进整个文昌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还有美丽乡村的建设。
数年改革成效,让文昌在全国试点中形成了海南模式,其中,土地征收新程序和多元补偿机制属于全国首创,“异地调整”入市制度属于在全国第一批实施,宅基地转换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属于省内首创。2020年1月1日颁布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吸纳了文昌的部分做法,在全国范围推广实施。
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改革处副处长表示,推动制度集成创新和相关改革深度融合,推动实施“三块地”加村庄规划编制,改善乡村人居环境,通过整治腾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用于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