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综合新闻

    海南各地各单位迅速开展“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

    2021年06月17日 10:12:06

    ■ 海南日报记者 易宗平 袁宇

    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只争朝夕!

    6月15日上午,全省“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动员部署会在海口召开。15日下午,我省召开“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办公室第一次会议。15日晚,省“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办公室发出通知,督促全省各地各单位迅速“动”起来,要求推动活动有序开展。

    6月16日,全省各地各单位结合各自实际,第一时间开展“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全省上下明确:开展该项活动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拓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全省作风整顿建设成果的具体举措。部分厅处级领导干部已走出机关、走进基层、走近群众,体验办事流程、了解社情民意、掌握企业需求。

    激发园区人力资源活力

    “互联网信息产业园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怎样进一步加快未来产业园的建设进程”“怎样为新业态的就业人员贴心服务、解决问题”……

    一个个问题,需要用行动来回答。

    6月15日至16日,省人社厅组织专班深入三亚、海口多个产业园区,倾听企业心声,了解企业需求,为制定出台服务企业的相关措施提供一手资料和决策参考。

    6月16日,省人社厅厅长王鹏和该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前往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和未来产业园,走访参观园区并召开座谈会,了解园区企业需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15日,该厅副厅长李璟带队赴三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旅游人才市场,向园区和企业征求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建议。

    “以服务自贸港就业和人才引进为目标,以面向自贸港重点产业提供全链条服务为方向,以国际先进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为标准,全面打造创新型、服务型人力资源高地。”在听取园区和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基础上,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更好服务园区发展,我省人社系统将以“三步走”举措激发产业园区人力资源活力。

    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三步走”即:第一步,海口、三亚在今年内,将分别完成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承担机构的筛选工作;第二步,对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的人力资源产业园怎么建、怎么为自贸港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进行深入研究,尽快出台园区扶持政策;第三步,进一步壮大园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推进园区人力资源服务科学化、规范化。

    持续打通营商环境“梗阻”

    6月16日,万宁市开展“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首个查摆部门为万宁市行政审批局。力图通过查摆短板问题,打通营商环境“梗阻”。

    在万宁市行政审批局,万宁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体验了企业注册流程,结果显示,万宁已实现营业执照等线上线下办,当天办当天取等。

    有成绩也有短板。此次体验发现,当前万宁社会投资项目落地畅通,而政府投资项目普遍存在启动慢、难落地等现象;按照省级建议划转事项,万宁仍有59个行政审批事项未划转到行政审批局,存在“证出多门”现象;行政审批的效率、质量监督不明确;农村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众存在出不了门、找不到人,拿不到表、盖不了章、办不了事等“五不”现象。

    堵点如何化解?

    万宁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表示,政府投资项目启动慢、落地难,相当一部分原因在于前期工作不到位。因此需要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在审批环节、审批流程等方面强化服务;同时需要主管部门加强指导,提升前期工作质量与成效。

    针对此次活动中发现的短板、问题,万宁将深入分析原因,找到堵点盲点和问题症结,大胆创新破解难题,如推动行政审批服务下基层,探索市、镇、村三级联动,为农村困难群众提供精细化政务服务等,以实际行动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在解决问题中转变工作作风

    不仅仅是省人社厅和万宁市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带队查堵点,各市县和省直各单位都在“齐步走”。

    据了解,6月16日下午下班前,省直各单位已把本单位传达学习省委书记沈晓明在活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初步查堵点情况,报送给了省“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办公室。当天,各市县、各单位还明确了本次活动的联络员姓名、职务、联络方式,初步搭建起信息沟通体系。

    目前,省直各单位结合各自实际,正紧锣密鼓地制定活动实施计划,将于6月21日前报送省“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办公室。

    在查堵点方面,各市县、各单位“各显神通”,有的通过梳理12345热线反馈的问题线索,分门别类派单督办;有的通过走流程、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督执法等方式,了解第一手材料。

    “不论哪种方式,都是将解决问题作为衡量活动成效的主要标准,要在解决问题中转变工作作风。”省“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

    (本报海口6月16日讯)

    【相关评论】

    以换位体验抓好落实

    ——扎实开展“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系列谈

    ■ 张成林

    好政策如何落到实处?在“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动员部署会上,省委书记沈晓明开出了针对性药方,明确要求推动全省厅处级领导干部走出机关、走进基层、走近群众。厅处级领导干部大多处于政策制定的“最初一公里”,如何完善闭环反馈机制,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毫无疑问,需要深入一线,站在群众和市场主体视角,以换位体验感知成效、校准航向。

    古人言,“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俗语也常说,病生在自己身上才觉得疼痛。具体到抓落实中,这一普遍道理同样适用。在自贸港建设中,政策落实效果怎样,群众满不满意,堵点难点在哪……如果不亲身到基层去看看、去感知,就很难掌握真情实况,难免导致政策跑偏走样。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精神传达,以为政策出台就算了事,对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却鲜少关注。如果问及政策“末端梗阻”究竟“堵”在何处、“塞”在哪里,恐怕有不少干部说不出个所以然。究其原因,不在于资料翻得不够、汇报听得不多,而是没有换位体验,少了一些“切肤之痛”。

    事实上,政策落实迟滞,“最初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相脱节,其中影响因素不一而足。比如,责任悬空、无人担责,文件层层转发,却没有因地制宜制定实施细则,难以落到具体部门、人头上;再如,因利益掣肘,一些地方、部门消极应付,选择性落实;又如,一些干部作风懈怠、有心无力,“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敷衍塞责等。无论是哪一种因素,仅仅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是无法具体感知的,只有放下架子、躬下身子,以换位体验的方式,积极走流程、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督执法,才能找准堵点、破解难点、促进发展、取得实效。

    耳闻不如目见,口说不如身逢。特别是在自贸港建设中,前所未有的新政策、新举措相继出台,政策落地的堵点、梗阻在哪里,尤其需要领导干部主动走出办公室,走出机关大院,深入基层一线,察实情、寻良策。当然,换位体验不可流于形式,需将心比心,带着感情热情,敲开群众家门,走入企业大门,走进服务对象的“心门”,站在群众视角,对各项惠民惠企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感受评估;要多走流程,亲身体验一番群众办事的不易,对各类堵点难点问题进行疏解排查,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政策措施,提升针对性、精准性,万不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身入而心不至,不仅浪费时间精力,还会招致群众埋怨。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换位体验,换的是“位”,尽的是“心”,体现的是求真务实、群众为先的作风。把这种工作方式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将心比心、以心交心,定能贯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让自贸港各项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出应有效力。


    原标题:各地各单位第一时间开展“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 全省迅速“动”起来




    来源:海南日报责编:
    交通运输部 国资委 发改委 住建部 卫生健康委员会 科技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海南省人民政府 粤港澳大湾区 华东频道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京ICP备:0900987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2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