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提升群众就业能力与就业水平,万宁今年已建成新能源汽车维修就业实训基地、万宁市兴隆咖啡产业(就业)实训基地、万宁市农业种养(就业)实训基地、万宁市职业技能提升实训基地,并通过4个基地完成了32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1947人通过培训提升技能,205人成功走上就业岗位。
在实训基地内,参加技能培训的学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得到大量实践机会,对掌握实用的岗位技能十分有帮助。报名参加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维修职业技能培训班的王之强如今已在当地一家车行上岗,他告诉记者,培训教师上完理论课后会带学员实操,“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培训结束后也顺利拿到了证书,并找到了工作。”
记者了解到,万宁建设的这一批实训基地各有特色,均结合当地产业实际。其中新能源汽车维修就业实训基地开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维修、低压电工及电焊工培训;万宁市兴隆咖啡产业(就业)实训基地旨在借助兴隆咖啡品牌培养一批产业专项咖啡师;万宁市农业种养(就业)实训基地建在槟榔种植合作社中,学员在田间地头参训等。
“我在培训中学会了如何进行成本核算以及更科学地管理店内各项日常运营工作,接下来还要继续在经营农家乐的基础上思考如何更好地配套销售自家种植提炼的香茅油”,经营着一家农家乐的黄圣锋,通过偶然的机会得知市里可以报名免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这其中就包含他有意向学习的创业技能,于是主动报名参加。
万宁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建设就业技能实训基地,旨在以实践培训为重点,让参训人员切实掌握职业技能,让基地成为群众技能提升的“充电桩”。培训广泛采用“课堂+实地学习”培训模式,如在东澳镇岛光村委会开展的建筑砌墙班,机构与工程公司合作,通过现场学习测量砌筑并与老师傅一道操作,扎实掌握技能。
该负责人还介绍,万宁还结合扶贫军训的经验,将军训模式引入技能培训,采用“军训+培训+就业”模式,打造技能学习“夜校”,结合市场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培训效果及培训就业率。下一步还将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需要,定向培养人才,同时鼓励学员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并在全省范围内对接用工企业,进行劳动力对口输出,实现培训与就业直接挂钩,提高培训效益。
记者:曾君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