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港建设以来,海南省委省政府不断出台各项政策助力自贸港高质量发展。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楚地了解吃透自贸港相关政策,我们做了一系列政策汇编,力争全面、详细地解答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政策类问题。今天带来政策汇编系列之第三期:人才引进类政策汇编。
2018年5月13日,海南省委七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了《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这是自贸港建设以来我省出台的第一项人才引进政策,并同时出台了人才落户政策、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安置实施办法等配套文件,成立省级人才服务“一站式”平台,以更具活力的人才体制机制为海南自贸区建设“聚四方之才”。
Q1、省委、省政府提出百万人才进海南,请问这些人才来了到哪里?干什么?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开放的海南诚挚邀请各方英才加入全岛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涵盖各个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包括高层次人才和一般人才,覆盖党政人才、事业单位人才、企业人才和社会人才等各类人才。这些人才,通过政府手段调配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大量的还是依靠市场手段去配置,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吸引、留住和用好人才的主体作用。最高奖200万元。
Q2、高校毕业生及人才引进落户,需要哪些材料?
(一)高校毕业生在海口市就业落户:自2003年起非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交劳动(聘用)合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2014年以后(含2014年)毕业且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交《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营业执照》和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二)年龄在55周岁以下,按本省有关规定认定的高层次人才,提交: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高层次人才认定材料。年龄在55周岁以下,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才,提交: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学位证书。
(三)年龄在55周岁以下,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才,提交: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技术职称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
(四)年龄在55周岁以下,上年度工资性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且年缴纳个人所得税达到5万元以上的来本省就业人才,提交: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上年度在本省工资性收入证明及缴纳个人所得税凭证。
(五)年龄在55周岁以下,拥有能够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升级的重大科研成果,在本省所聘企业以技术入股,入股估值不低于150万元、占股不低于注册资本10%的创新人才,提交: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省级行业主管部门的确认意见书。
(六)年龄在55周岁以下,在本省领办、创办企业,其产品符合本省12个重点产业支持方向,并为所在企业的主要创办人,且个人实际出资不少于150万元(不含技术入股)的创业人才,提交: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省级行业主管部门的确认意见书。
(七)年龄在55周岁以下,教育部“985工程”“211工程”高校本科应届毕业生,提交材料: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
(八)近3年内获得各类省级以上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创新创业奖项的人才,获得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个人项目奖项(不含荣誉奖)及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个人一等奖以上,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且在本省领办、创办企业或与本省各类用人单位签订3年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可选择在工作地或实际居住地申请落户。提交材料: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创新创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奖证书及法人登记证书或劳动合同文本。
(九)具有全日制普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及以上技术职称、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且在本省领办、创办企业或与本省各类用人单位签订3年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可选择在工作地或实际居住地申请落户。提交材料: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或职称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及法人登记证书或劳动合同文本。申请在实际居住地落户的,需提交本人或配偶的合法房产证明(租赁合同)。
(十)在引进市县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对当地产业发展起到一定引领作用的创新创业人才,提交材料: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市政府的确认意见书。
(十一)在引进市县同一用人单位工作满1年,且继续与该用人单位签订3年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符合引进市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紧缺急需、特殊才能的人才,提交材料: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市县政府的确认意见书。
Q3、我看好海南,请问来琼创业是否有政策扶持?
《行动计划》一方面为各类人才来琼创业提供支持,比如创业人才可向有关金融机构申请最高200万元、最长5年期限的信用贷款或保证担保贷款,可在入驻园区申请100平方米以内、3年内零租金的办公用房;另一方面我省又为科技人员离岗创业进行松绑,允许其在事业单位保留身份、人事关系、社会保险3年,通过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让有志于创业的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安心创业。
Q4、我是企业负责人,如果企业集体引进人才是否有政策优惠?
海南对引才绩效突出的给予奖励,比如成功引进大师级人才或团队的,按50万元/人、200万元/团队标准进行奖励;对成功引进杰出人才或团队的,按10万元/人、50万元/团队标准进行奖励。企业招才引智投入实行税前扣除,国有企业引才投入成本视为当年利润考核。
Q5、有没有“候鸟型”人才的政策?
《行动计划》明确,海南将实施“银发精英”汇聚计划。《行动计划》指出,将聚焦教育、医疗事业发展需要,支持用人单位采用退休返聘等方式,吸引使用70岁以下大师级人才、65岁以下杰出人才和领军人才,分别按人才层次和相应标准提供免租金、可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全职工作满一定年限分期赠予产权。
Q6、总部企业人才如何解决住房问题?
(一)由省外整体迁入海南的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其随企业迁入海南的员工,购房政策享受本地居民同等待遇。
(二)经海南省促进总部经济发展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办公室备案的综合型总部企业,在海南工作、符合我省规定的引进人才标准的员工,其家庭成员(含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下同)在海南无住房且2018年5月13日后无购房记录的,经市县房地产主管部门复核后,本人可在海南购买1套住房。
(三)经“联席会议”办公室备案的区域型总部、高成长型总部、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国际组织(机构)地区总部,或经“联席会议”审核通过的重大招商项目单位,在海南工作的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或执业资格的员工,其家庭成员在海南无住房且2018年5月13日后无购房记录的,经市县房地产主管部门复核后,本人可在海南购买1套住房。
Q7、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如何满足基本住房需求?
经省委人才发展局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含“候鸟”型人才),公开招录、公开选调、调任、转任到我省(含中央驻琼单位)的公务员,通过公开招聘或组织调动等形式进入我省事业单位(含中央驻琼单位)、法定机构的工作人员,其家庭成员在海南无住房且2018年5月13日后无购房记录的,经市县房地产主管部门复核后,本人可在海南购买1套住房。
Q8、人才购房有信贷支持吗?
未在海南落户的引进人才在海南购买唯一住房,以及已在海南落户的引进人才在海南购房,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均享受本省户籍居民家庭同等待遇。鼓励金融机构对引进人才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予以优惠。鼓励商业银行向住房租赁企业提供低息贷款,降低人才租赁住房成本。
Q9、引进人才的家属可以随迁吗?随迁后可以买房吗?
只要直系亲属,都可以随迁。不过也是有要求的,如达到法定退休年纪的父母,未成年的孩子,以及合法夫妻。但是只有人才落户的当事人才可以买房,其他人不算引进人才,不具备购房资格。
2019年12月21日,海南省财政厅为做好我省会计高层次人才及柔性引进会计高层次人才的认定工作,制定了《会计高层次人才及柔性引进会计高层次人才认定申报规程》。
Q1、会计高层次人才如何认定?
会计高层次人才认定不受国籍、户籍限制,主要从以下四类人员(大师级人才、杰出人才和中央驻琼单位人才不属于我厅认定范围)中认定产生:
(一)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已毕业)可申报领军人才。
(二)省级会计领军人才培养项目第一层次人选可申报拔尖人才。
(三)我省会计领军人才培养项目第二层次人选可申报其他类高层次人才。
(四)取得高级会计师资格者可申报其他类高层次人才。
以上人才认定对象为在我省全职工作的人才,年龄一般在60周岁以下。退休返聘符合领军人才认定标准的可以放宽至65周岁。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列入认定对象(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Q2、柔性引进会计高层次人才认定需要哪些程序?
柔性引进会计高层次人才认定申报工作常年受理,原则上以单位申报为主。认定程序如下:
(一)个人申请。申报人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按要求填写人才认定申报表格(申请会计高层次人才认定填写《海南省高层次人才认定申报表》,申请柔性引进会计高层次人才认定填写《海南省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认定申报表》)后签名,并提供认定层次相应的佐证材料。
(二)单位及主管部门审核。申报人所在单位对申报人的材料进行审核,并在相应申报表格里的“申报单位意见栏”签署相应意见并加具公章后,连同相关佐证材料报送本单位业务主管部门。申报单位业务主管部门审核后加具意见并加盖公章。
(三)受理。申报单位按规定将申报材料报送省财政厅。省财政厅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在审查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正或补充的事项,一次性告知申报人。形式审查通过后,予以正式受理。
(四)审核认定。省财政厅按照认定标准条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经审核符合认定条件的人选,在海南省财政厅门户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的,予以核准认定,并将认定结果报省委人才发展局备案。
(五)公布及发证。省财政厅根据备案结果行文公布、办理和发放相应的《海南省高层次人才证书》或《海南省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证书》。
2020年8月26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高端紧缺人才清单管理暂行办法》。
Q1、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高端人才,要符合哪些规定?
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须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工作并一个纳税年度内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连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6个月以上(须包含本年度12月当月),且与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注册并实质性运营的企业或单位签订1年以上的劳动合同或聘用协议等劳动关系证明材料。
无法缴纳社会保险的境外高端人才和境外紧缺人才,须提供与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注册并实质性运营的企业或单位签订的1年以上劳动合同或聘用协议等劳动关系证明材料。
在符合上述规定的同时,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属于海南省各级人才管理部门所认定的人才。
(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收入达到30万元人民币以上(海南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实施动态调整)。
2020年9月16日,海南省委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2020-2024年试行)》,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劳动力市场需求,建立薪酬水平为指标,注重实绩和贡献,突出市场评价、国际同行评价等市场需求导向,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
Q1、满足什么条件的外籍人员可认定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外籍“高精尖缺”人才?
外籍人员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认定:
(一)国家外国专家局发布的《外国人来华工作分类标准(试行)》(以最新版本为准)中的外国高端人才(A类)和外国专业人才(B类)。
(二)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年度收入达到人民币30万元及以上的外籍人才。
(三)符合我省公开发布的“急需紧缺外国人工作岗位目录”的外籍人才。
(四)地级市以上外国人工作许可行政部门确认的临时申报的急需紧缺外籍人才。
(五)省重点产业园区管理部门确认的临时申报的企业急需紧缺外籍人才。
《海南自由贸易港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2020-2024年试行)》将根据海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实际,进行动态调整。
2020年9月23日,海南省委、省政府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旨在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服务管理体系,加快引进培养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Q1、高层次人才认定要走哪些程序?
(一)个人申报。个人向所在用人单位提出认定申请,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对照《海南自由贸易港高层次人才分类标准》,选择认定类别,填写《海南自由贸易港高层次人才认定申请表》。
(二)审核和认定(备案)。申报人所在用人单位对申报人各项条件进行审核。
具有认定权限的用人单位,对符合条件的A、B、C、D类人才作出认定意见后,将认定意见与申请材料报省人才服务中心认定备案;对符合条件的E类人才直接进行认定,将认定名单报省人才服务中心备案。
不具有认定权限的用人单位,对符合条件的A、B、C、D、E类人才作出推荐意见,将申请材料报市县或者重点园区人才服务部门。各相关市县或者重点园区人才服务部门对符合条件的A、B、C类人才作出认定意见后,将认定意见与申请材料报省人才服务中心认定备案;对符合条件的D、E类人才直接进行认定,将认定名单报省人才服务中心备案。
(三)发证。推行高层次人才认定电子证书。省人才服务中心对符合条件的A、B、C、D类人才颁发相应的《海南自由贸易港高层次人才证书》和“天涯英才卡”;授权具有认定权限的市县和省重点园区人才服务部门对符合条件的D、E类人才颁发相应的《海南自由贸易港高层次人才证书》和“天涯英才卡”;授权具有认定权限的用人单位对符合条件的E类人才颁发相应的《海南自由贸易港高层次人才证书》和“天涯英才卡”。
Q2、高层次人才很注重医疗保障问题,请问在这方面有无解除后顾之忧的举措?
良好的医疗环境和医疗保障有助于人才放心来琼、安心干事。为做好高层次人才医疗保障问题,海南正在做和将做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积极引进优质医疗资源。目前已吸引解放军总医院、上海六院、九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知名医院在我省设立分院,省内大部分二级以上医院也与国内各省市先进医院建立了帮扶合作关系,全省医疗水平稳步提升。同时,为方便异地医疗结算,我省已初步形成跨省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结算全国联网体系,目前正深度推进这一项目。
(二)按照《行动计划》要求,我省将把全职引进的大师级人才、杰出人才纳入省保健委医疗保健服务对象范围,按照大师级人才每人每年2万元、杰出人才每人每年1万元标准,提供相应医疗保健待遇,其配偶及直系亲属还可享受在全省三级医院就医“绿色通道”服务;领军人才享受就医“绿色通道”服务的同时,还享受年度健康体检等服务;拔尖以上人才将享受政府统一购买的商业健康团体保险。此外,柔性引进大师级人才、杰出人才和领军人才也可以享受就医“绿色通道”服务。
Q3、配偶就业也是高层次人才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配偶能否得到适当安排?
配偶就业问题是留住人才、让人才安心工作的重要方面。《行动计划》在坚持市场化原则的前提下,从关心关爱人才的角度,相应提出了解决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的相关举措。比如全职引进的各类高层次人才,配偶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的,可对口安排相应工作;配偶为企业人员的,可安排到企业工作;配偶未就业且符合岗位条件的,可经考核安排到事业单位就业;其他未就业的,按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一定比例发放生活补助,3年内为其缴纳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