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综合新闻

    海口引入机器人助力排水管道检测 管道“体检”机器人来帮忙

    2022年03月23日 11:45:56

    最近,海口市排水设施事务中心(以下简称海口排水中心)入手了一个新“宝贝”。因为年纪轻、爱学习,设施与信息科“90”后工作人员陈春锦成为第一批上手的人。3月22日,海口滨海立交桥下,大同排洪沟旁,陈春锦和同事正在小心翼翼地为这个“宝贝”装电池、拧螺丝。

    这个黄色的异形大物就是Gator-s1管网检测全地形机器人(以下简称机器人),由爬行器、线缆车、控制终端三部分组成,可以在管径600毫米以上的管道、箱涵内成像检测。

    大同排洪沟主要用于排大同沟沿线片区的雨水。按照工作安排,海口排水中心要把机器人放进排洪沟里,检测排水管道是否有损坏、淤泥等异常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海南日报记者在几天前就曾见识过机器人入水后的“威风”:18日下午,陈春锦站在海甸五西路明沟岸边,手持配套的平板电脑。随着他的操控,机器人漂浮在水面上,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还时不时转个圈,接着又灵活地钻进了黑漆漆的涵洞。“头顶”上的400万像素云台摄像头可以水平360度旋转、上下90度俯仰,让它得以充分观察涵洞里的每一个角落。

    在机器人移动的同时,平板电脑上清晰地显示出管道内部的视频图像、全景图、横断面轮廓等多项数据,并形成管道的全景三维模型。

    这样的场面,让陈春锦和同事们感到十分兴奋。因为他们曾经历过以前人力检测的苦——

    首先,人力检测的局限太多:碰上有水或淤泥的管道,需要先把管道两头封堵上,抽干水,人才能进入。“地下情况复杂,下去之前,还要先检测井内有毒有害气体是否在安全范围内,没问题的话,穿上防水裤、戴上防毒面具才能进去。”陈春锦说。

    其次,出于安全考虑,即便人能够进入管道,也无法深入太多。因此,管道出现问题时,常常因为无法确定具体的损坏点和损坏程度,导致只能开挖路面,重新埋管修复。这个过程通常要花半个月至1个月时间。

    而这些困难,对机器人而言,都不值一提:只要管道的管径超过600毫米,它就能轻松进去。1000米长的线缆,让它能够进入管道深处,高清可旋转的摄像头能够精确看到损坏部位和程度。“损坏程度轻的话,就可以进行非开挖管道内衬修复,不影响道路交通,工期也能够大大缩短。”陈春锦说。

    购入机器人以来,海口排水中心正在大力开展相关检测工作。该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心将充分利用机器人检测全市雨水排口和排水管网,及时处理管网病害,整治污水错接、混接,尽量减少道路积水及对水体的污染。

    (海南日报海口3月22日讯)


    原标题:海口引入机器人助力排水管道检测 管道“体检”机器人来帮忙


    记者:习霁鸿


    来源:海南日报责编:齐国宝
    交通运输部 国资委 发改委 住建部 卫生健康委员会 科技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海南省人民政府 粤港澳大湾区 华东频道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京ICP备:0900987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2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