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政策解读

    聚焦产业发展,海南出台三年行动方案→

    2025年08月04日 19:24:05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 (2025-2027年)》的通知

    琼府办〔2025〕36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5年7月28日

    (此件主动公开)


    具体如下

    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培育壮大以三大未来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为代表的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特色产业,升级提质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为代表的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优势产业,推动产业补链延链、优化升级,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2027年,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0%左右,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深入推进,旅游消费潜力持续释放。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加速融合,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30%。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力争2027年全省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7%。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形成“接二连三”协同发展格局,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二、特色产业培育行动

    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气候温度、海洋深度、地理纬度比较优势,持续培育壮大种业、深海、航天三大未来产业,做大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一)发展壮大种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南繁硅谷”,大力发展“种源、种业、种市”南繁产业。围绕种业基础性前沿性研究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打造以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运算为重点的重大科研设施平台,积极引进国家级种业科技创新平台、科研教学机构。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推动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培育壮大生物育种新业态,打造一批种业优势企业,做强科研服务型南繁种业CRO企业。到2027年,崖州湾现代种业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

    (二)推进深海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国家重大战略紧迫性需求为牵引,以打造智能制造共享平台为产业化突破口,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和实现再造一个“海上海南”目标。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加快海洋油气矿产增储上产,开展重点区域“多气合采、多能利用”潜力评价和深海油气田开发关键技术研发,积极推进重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生产性试采。做大海洋新能源产业,谋划推进海上风电制氢制醇及加注一体化示范工程。发展特色化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健全深海油气装备测试能力,推动钻井仪、水下采油树与高附加值油服产品本地生产。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打造“智慧海洋”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测试中试生产性服务平台。到2027年,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深海科技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超过60亿元。

    (三)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全产业链。着力培育文昌国际航天城航天产业集群,建设航天重大科创基地,壮大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推动商业航天发射场核心能力提升,加快商业航天发射场二期和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卫星超级工厂建设,开工建设卫星部组件制造中心、火箭大部段制造中心等项目,积极引进商业航天企业布局总装总测能力,推动星、箭、场一体化发展。发挥行业龙头带动作用,依托海南卫星数据与应用研究中心、海南省航天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和平台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应用等。到2027年,文昌国际航天城航天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

    (四)推进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补链延链。做强芒果、凤梨、文昌鸡、东星斑、冬季瓜菜、咖啡、胡椒、橡胶、沉香等特色产业链。培育山兰稻、斑斓、大叶茶等“小而精”特色产业,积极引进、培育、推广“新奇特优”品种。支持渔业园区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高标准建设文昌冯家湾等现代渔业产业园。推动果蔬清洗分拣、预冷保鲜、烘干储藏、产品包装融合发展,强化粮油、肉类、坚果等行业加工增值政策应用。深化品牌建设,依托“海南鲜品”平台培育海南农产品品牌。到2027年,海口高端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和定安塔岭热带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亿元,老城科技新城农副食品加工产业集群达140亿元。

    三、优势产业提升行动

    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优化旅游产品供给,壮大港航物流、现代金融等产业,做好“三篇境外消费回流文章”,做优石化新材料、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产业,打造海南优势产业。

    (五)优化旅游产品供给。深化“X+旅游”融合发展,做优航天旅游、高端康养旅游、热带雨林旅游、黎苗文化旅游,大力发展演艺旅游、体育旅游、银发旅游等新型消费业态。谋划高品质旅游项目,主动对接知名国际文旅IP,形成“大项目带动大消费”集聚效应,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核心载体。深化环岛旅游公路、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产品体系建设。积极培育热带滨海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全力打造高水平旅游核心吸引物。支持三亚、陵水打造影视短剧全产业链。到2027年,三亚海棠湾休闲旅游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全省入境游客达到230万人次,开通境外航线160条。

    (六)加力提升临港产业能级。支持洋浦港建设成为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推动洋浦港成为我国面向RCEP国家及链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内外贸网络的重要节点。加快琼州海峡通航能力扩能升级,升级琼州海峡老旧船舶。加快洋浦“临港产业集群+临港物流园”协同发展,支持洋浦开展大宗商品“国际集采+加工

    来源:海南自由贸易港微信公众号责编:
    交通运输部 国资委 发改委 住建部 卫生健康委员会 科技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海南省人民政府 粤港澳大湾区 华东频道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京ICP备:0900987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2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