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赫
9月15日,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的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新规以“实名备案、安全底线、押金监管、租购同权”为核心,直击租房市场长期存在的“隔断房”“押金难退”“虚假房源”等痛点。
海南租房需求旺盛。新规落地后,记者走访海口多地,采访租客、房东及中介机构,探寻新规如何重塑租赁生态。
海口西海岸住房。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赫 摄
租客:从“提心吊胆”到“安心落家”
“以前租房像‘开盲盒’,现在终于有法规可依了!”在海口秀英区丽晶路租房的“90后”上班族林淑娟向记者感慨。她曾因租住隔断房遭遇消防隐患,退租时还被房东以“墙面污损”为由扣了500元押金。
《条例》明确规定,用于出租的住房应当符合建筑、消防、燃气、室内装饰装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不得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同时,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车库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此外,规定了住房租赁合同应当明确约定押金的数额、返还时间以及扣减押金的情形等事项,出租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押金。“非居住空间不得出租”“出租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押金”,让她吃下“定心丸”。
记者注意到,新规里的“房屋备案”“押金条款细化”,将租客从弱势地位拉回平等地位,尤其是“租购同权”的推进,让租房群体在子女教育、公积金提取等公共服务领域享受同等权益,真正实现安居乐业。
房东:从“投诉无门”到“合规受益”
“以前从未备案,遇到纠纷很麻烦,登记备案了反而更省心。”海口美兰区房东陈先生介绍,他名下一套房屋出租。此前曾遇到过租客在房屋内肆意破坏,因未备案“投诉无门”。新规要求房东必须实名备案,同时明确“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面积标准”及承租人要合理使用房屋设施、不得改变房屋结构等义务,让他不再担心房屋被违规改造或损坏。
采访中,多位老旧小区房东对新规更为关注。“出租房屋必须符合一系列标准,对于我们老旧房屋房东而言,将会增加投入和维护成本。”龙华区某小区业主张先生表示,消防设施、燃气安全等都需要达到相关标准,老房子可能还需要进行维修改造,增加了不少负担。
不过,也有一些老小区房东表示,随着新规的实施,合规房源因安全、有保障优势成为市场主流,也更好招租。
中介:从“信息对接”到“服务为本”
近几年,“隔断房”非常普遍,“串串房”因装修质量差、健康隐患大、维权困难等因素让租户避之不及,因此也引发了租户对房源信息真实性、准确性的关注。《条例》明确,严禁“非居住空间出租”“虚假房源”,并要求中介机构对房源信息真实性负责,违规者最高可罚10万元。
“新规实施后,我们对房源进行了核查,下架了隔断房信息。”海口某连锁中介门店负责人表示,新规对于中介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建立严格的房源审核机制,也倒逼中介机构和平台从“信息对接”到“服务为本”转型。
新规的实施,标志着租赁市场结束“野蛮生长”,迈入法治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不仅为海南租房群体筑起权益屏障,更推动社会观念更新——租房不再是“无奈之选”,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正如租客林淑娟所说:“房子是租的,但生活是自己的。现在,租房也有了‘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