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培琳
7月11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202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培训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我省已累计发放助学贷款57.47亿元,惠及学生72.81万人次。2025年生源地助学贷款受理工作也将于7月18日正式启动。
国家开发银行海南省分行是海南省生源地助学贷款唯一承办行。培训会上,该行工作人员对助学贷款政策、系统操作和审核要点进行讲解,全省各市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并进行讨论交流。
工作人员举例,家庭经济困难的海南生源学生,在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可以到户籍所在地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助学贷款,根据每名本专科生个人情况,每年最高可以申请贷款2万元,审核通过后,贷款后续会自动划付到高校账户(具体金额视学生贷款金额、欠缴费用而定)。学生在校期间无需偿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从毕业当年开始,学生需要自己偿还利息,按年还款,毕业后前5年,学生每年只需偿还利息,毕业5年后,开始偿还本金,4年制的学生贷款最长年限可以达到19年,学生还款压力大大减轻。
此外,继续就读全日制硕士或者博士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可以申请助学贷款,每年最多可贷款2.5万元。
据国开行海南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几年来,我省助学贷款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贷款人数来看,助学贷款发放人数从2022年的5.9万人到2024年的7.42万人,年均增长12.11%;从贷款金额来看,助学贷款发放金额从2022年的5.55亿元到2024年的9.24亿元,年均增长29.11%。同时,该行连续四年将“降利率、免利息、延期还本”等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海南省学校后勤与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此次培训主要任务是规范助学贷款业务操作和管理流程,进一步提高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效率,保障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安心就学,把这项惠民政策落地生根,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