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综合新闻

    关于自由贸易,浙江+海南 = “琼浙携手 合作共赢”

    2025年09月15日 17:54:43

    近期,自由贸易是个热词——浙江自贸试验区迎来扩区5周年纪念日,海南自贸港封关确定时间。

    浙江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贸港,都是高能级开放平台,代表着制度的优势和机遇。

    自贸试验区,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改革探索,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形成经验、找到各自领域的发展瓶颈,再向国家争取新政策。

    自贸港,则是获得了“自上而下”的赋权,这些政策无法在其他自贸试验区复制,例如海南自贸港的货物贸易免税政策。

    这样的差异化,让浙江、海南合作变得尤为重要。

    “琼浙携手 合作共赢”

    9月10日至11日,“琼浙携手 合作共赢”海南自贸港产业投资招商推介会系列活动在杭州举行。活动由海南省贸促会与浙江省工业经济联合会联合主办,旨在推动两地重点产业链协同,吸引浙江企业深度参与、共享海南自贸港发展机遇。

    近年来,海南自贸港正加快培育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集群;浙江作为长三角经济强省,在高端制造、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等领域已积累雄厚实力与丰富经验,两省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

    9月10日下午举办的琼浙企业合作经贸交流会上,60余名浙江数字经济领域商协会及重点企业代表参会。海口龙华区商务局、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等分别推介城市配套、营商环境及招商项目;招商银行海口分行解读自贸港EF账户优势及跨境金融解决方案。浙江8家协会、企业代表围绕封关政策、营商环境等与推介单位面对面交流,就产业链互补、技术协同以及市场拓展等议题进行洽谈对接。

    9月11日,核心活动海南自贸港产业投资招商推介会举行。推介会聚焦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现代渔业、石化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海南重点产业,对自贸港政策体系作了系统解读,吸引了浙江近300家相关企业代表参会。

    展示洽谈区互动热烈,促成多组合作签约:海南省贸促会与浙江省企业联合会、浙江省健康产品化妆品行业协会、浙江省软件行业协会,海南复兴城产业园与杭州祈飞网络、映兔科技,海口滨海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与杭州拾焰控股集团分别签约。

    活动期间,海南代表团赴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园、新华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园区企业进行了考察,重点调研智能制造、数字孪生等技术成果,探讨共建“海南研发 + 浙江制造”或“浙江研发 + 海南转化”跨区域合作模式。



    对内对外,双重机遇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协调发展司副司长蔡平介绍,“封关后,海南岛政策制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

    “一线”就是对关外,封关后将实施一系列自由便利进出举措;“二线”就是对内地,针对“一线”放开的内容,实施精准管理,保障内地市场秩序。

    对浙江企业而言,机遇都藏在“‘一线’放开、‘二线’管住” 这八个字中。


    首先,是外向型企业的境外投资机遇。


    一直以来,浙江企业跟东南亚地区联系密切,可人员、资金的出境仍存在手续不便、成本过高的问题。海南自贸港封关后,“一线放开”的政策势必覆盖到企业和个人,让资金和人员的流动多了一个“飞地”选项,从而推动浙江外向型经济以海南自贸港为跳板,实现新发展。

    比如,浙江省交通集团旗下浙商中拓,早早看到了国家发展建设海南自贸港的机遇。

    “在海南,一方面能充分抓住海南本地建设机遇、更便利地对接东南亚等海外区域客户。另一方面,可借助政策优势,降低公司经营成本,促进国际业务资金流转。”浙商中拓海南平台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海南平台公司已先后完成向印尼、泰国等地区海外业务投资,经营镍矿、煤炭等大宗产品,为海内外客户提供供应链集成服务。


    其次,是各类浙企的国内大市场机遇。


    现阶段的封关政策措施中提到,在岛内享惠主体之间可以免进口税收流通,加工增值达到30%的可免关税销往内地。

    “许多企业都在考虑把30%的增值税这篇文章做好。在海南建立区域总部,对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来说是非常好的机会。”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兰建平分析,越来越多企业在做战略规划时,会考虑与政府规划的协同发展。因此,浙江企业布局海南,布局的是长三角和泛珠三角地区的联动,也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机遇。

    最近,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首票应用“零关税”进口药械政策的医疗器械成功进口通关。树兰医疗集团旗下树兰(博鳌)医院,就是首批受益的医疗机构之一。


    来源:涌金楼、海南日报、海南省贸促会责编:
    交通运输部 国资委 发改委 住建部 卫生健康委员会 科技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海南省人民政府 粤港澳大湾区 华东频道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京ICP备:0900987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2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