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捧黄泥、一把烈火、一双巧手,在泥与火之歌中涅槃重生,淬就时间瑰宝。这,就是黎陶。
时近9月,北方已稍有凉意,青龙山脚下、天涯海角畔的三亚天涯区黑土村仍暖阳当空。三亚市省级非遗保护项目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习所就坐落于黑土村委会所辖的自然村布曲村中。这里至今仍沿袭着祖先传承的制陶技艺,保留着个性鲜明的泥条盘筑法与露天烧制法,古老的技艺在苍茫的大山下得以坚守。
黎陶换稻谷 布曲村的家家户户中,黎陶的影迹并不少见。蒸饭的糯米锅、待客的茶具又或是摆放于庭院用于装点的陶罐,大如蒸酒器、小如盐罐汤匙,曾几何时,黎陶也如空气、水一般渗透在村民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三亚市天涯区黑土村的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习所,传承人正在手工制作黎陶器皿。武威 摄 年逾半百的董福生是传习所的负责人,自他记事起,村里已开始制陶。新媳妇嫁来村里要学习的第一件事是制陶;孩子呱呱落地,家里的大人会为他制一口陶锅;过年时,用蒸米锅蒸山兰米的香气蕴满整个村子,是不少离乡人内心深处对故乡的念想。 黎陶何以在村子如此受欢迎?董福生介绍,布曲村一带干旱少雨,如若长时间没有雨水浇灌,地里种植的庄稼便难以成活,村民连基本的饮食需求都无法得到保障。“传说是天上的娘娘看到这种情况,不忍村民受饥饿之苦,于是赐一块上好的陶土在凡间,并教会了妇女们制陶技艺。” 虽然有了手艺,但让黎陶变现为足以果腹的稻谷也并非易事。 传习所门前的木桩上,放置多种陶器。李梦楠 摄 “制作黎陶耗时耗力,不仅如此,烧制的过程中还会因火候掌握不好等原因导致其破碎,有时,烧制的成功率仅有50%。”董福生从8岁开始帮助母亲做黎陶,多为日常生活常用的锅碗瓢盆,小件的需要三四天,直径50厘米大小的陶罐,则需花费七八天时间才能完成。 黎陶做好后,就可以用来换粮食。稍近的文门、崖州,远处的林旺、藤桥,有时甚至陵水、保亭等地都能看到挑着黎陶的妇女身影。“当时全靠步行,母亲一去就是好几天,晚上累了只能在路边休息,很辛苦。” 在村里用黎陶换稻谷并不少见,这应该也是村民对黎陶情有独钟的原因。 纯手工技艺 对于上天的馈赠,村民十分珍视,并在漫长的制陶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制陶技艺。 传习所内陈列的已烧制好的吉祥鸟陶器。李梦楠 摄 传习所内,几口大陶缸引人注意。缸口用芭蕉叶遮盖,揭开来看,满满一缸泥巴。泥巴为何要放置其中?原来,缸内是已筛选好的泥土,对其进行“腌制”,是希望通过阴干,以此增加泥土的黏性。 在此之前,还要经过一系列步骤。选土,是制作黎陶的第一步。经验丰富的制陶者可通过观看陶土颜色、揉捏陶土硬度等方式选择合适的陶土。采土结束后,陶土将被晾晒于太阳下,待其干燥后,便可放入独木臼里,晒干的土块舂碎,制成粉末状备用。 舂土时,几人挥动着双臂围着木臼有说有笑,紧握着木杵向陶土捣去,发出咚咚咚、咚咚咚的声响。 之后的制陶步骤,变得更为细致。碎土过筛,在竹筛的左右晃动中,细土纷纷从筛眼漏下,反复多次,直到最后一层土已细如齑粉,用手一抹似若面粉。随后陶土被轻柔地放置于陶盆中,丝丝清水注入,用木板或手上下左右搅拌,被搅成泥浆的陶土,经“酿泥”即可制作陶坯。 传承人正在手工制作黎陶器皿。武威 摄 时至今日,该村仍沿袭着盘筑制坯法制陶:先把搓好的泥条盘在左手掌心,然后用右手沿着陶坯底部一圈圈地盘绕,自下而上,在连接的过程中用无名指在泥条上方点出小孔,方便与下一圈泥条相互衔接,使得泥条一层咬一层,当陶器初具形态后,制陶者反复用水喷洒陶胚,并用贝壳等工具抹平陶胚的内外壁,让陶胚成型且里外平滑。 从泥巴变成陶器,除手工捏制外,还有一个环节,即烧制。古朴、实用的黎陶,须历经传统露天烧制的考验。 烧制前,将椰子壳、干牛粪和软木柴等从里到外依次一层层堆放在陶坯周围,并用厚厚的干稻草把陶坯包紧盖严。点燃烧料后,随着时间推移,陶器上会慢慢形成一层厚厚灰烬,待到烟雾散去,呈现在眼前的便是经历了烈火考验、涅槃重生的黎族手工陶器。 选土、采土、晒土、舂土……制陶过程中,所用制陶工具如木杵、木臼、木拍等均取自日常生活。 制陶所用的木拍、木刮及竹刀、蚌壳、圆石等工具,均取材自日常生活。李梦楠 摄 千百年来,这样的场景在布曲村家家户户上演…… 传承与求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随着村民生活的改善,瓷器、玻璃器、金属器、塑料器等替代陶器进入日常生活,“黎陶换稻谷”的日子已远去,而掌握黎陶技艺的人也在逐年减少。 见证黎陶技艺代代传承的老辈们,看着村里的女孩子不再热衷制作黎陶,担忧之余默默地坚守着。同样坚守的,还有董福生,为了不让这门技艺就此销声匿迹,2006年,他开始自费购买了许多黎陶,并在家里开起了手工作坊,召集了十几个精通制陶的妇女和母亲一起重新开始制陶。 苦苦支撑多年,黑土村黎族制陶技艺终于看到了曙光。2009年,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2年,三亚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习所和三亚黎族原始制陶展示馆在布曲村揭牌投入使用,这使得黎陶有了更加规范有效的保护、收藏和展示,黎族制陶技艺的传习也得到了专业力量的支持;2014年,董福生在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希望带动黎陶的销售和传承。 传习所内已烧制好的蒸酒器,其表面有自然形成的花纹。李梦楠 摄 年过80岁的符日兰,是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省级传承人之一,传习所建成后,她常来此处为人们一遍遍演示黎陶制作过程。市级传承人黄凤莲、符日凤、胡其梅的加入,也进一步将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发扬光大。 如今,董福生的黎陶合作社已从一开始的6人发展到80人,黎陶传承人也从原来的5人平均年龄达60余岁,发展到现在的9人,其中还有30多岁的年轻人加入。黎陶技艺培训班开了一期又一期,进学校、进社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学习制造黎陶。 而传习所内,也开始有了现代制陶设备的身影。“目前我们仍坚持手工制作,但也引入了一些现代设备,比如拉胚机、电窑和煤气窑。”董福生说,新设备的引入,将有效解决过去温度控制难、部分黎陶烧出来颜色不一、硬度不够、光滑度不够、携带易破碎等问题。“现在,黎陶技艺得到很好的传承,我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记者 文李梦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