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文化视界

画家笔下的芳菲海南:花在画里闹春天

2025年03月10日 17:16:24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灵云

  提起绘画,印象派大师莫奈说:“我会成为画家,也许是拜花所赐。”

  眼下,千姿百态的花朵竞相绽放,鲜红如焰的木棉花缀满枝头,紫红色的三角梅攀上围墙,山野中的无名小花也绽放得肆意。花卉一直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母体,在海南,有许多画家钟情于花卉题材,他们纷纷挥毫,通过细腻的笔触和色彩的渲染,让花朵在纸上绽放,定格春的无限生机。

  各擅胜场绘木棉

  海南的春天,从一朵木棉花开始。在山峰上,在河谷中,木棉赤焰灼灼,虬劲枝干托举着成簇红花,灿烂如云霞。画家马飞长期在海南工作和生活,对木棉情有独钟。

  画家马飞的木棉花作品《老树新红》。受访者提供

  “我有木棉情结,喜欢木棉躯干壮硕、高大、挺拔,花色艳丽但不媚俗,充满一股红红火火的精神、壮士般的风骨与气势。”马飞回忆,1994年,他从南开大学毕业来到海南工作,从此爱上南国特有的“英雄树”,近些年创作了数百幅以木棉为主题的作品。

  画家马飞的《儋阳颂》中,木棉的火红与山水的青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受访者提供

  在作品《南国风骨》中,马飞采用勾而复皴、连皴带染、皴染交叠、边勾边皴等方法,体现木棉的风骨与气势。他横向取势,利用虬龙般的横枝,结成交错缠绕的网络,花朵厚瓣有棱角,色彩浓艳,给人以舒展大气感。在近15米长的巨幅国画——《儋阳颂》中,由儋阳楼向下望去,风光壮丽,气象万千,木棉的火红与山水的青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视觉冲击,一派生机盎然。

  在马飞看来,画木棉不是简单的自然描绘,更多的是表达木棉的精神。他非常注重对木棉造型进行艺术处理,用夸张变形等表现手法,重塑木棉的自然形态,描绘木棉的“骨”。在他笔下,木棉色正体健、花硕树高、英气逼人,有的拔地而起,有的如虬龙狂舞而又坚定沉着,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画家王良作品《福地》。受访者提供

  画家王良也是木棉花的“超级粉丝”,微信名字叫做“棉里摇风”。他出生在东方市东河镇,从小在木棉树下生活,漫山遍野的火红木棉花是儿时回忆中最美的风景。成年后,他用水墨绘制着最能代表故乡情韵的事与物。在他笔下,木棉较为雅逸,不激不厉,简洁而优美。

  打开画作《山家芳菲天三月》,迎面扑来的是一股静谧惬意的田园气息,宛如陶渊明笔下“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花源再现。勤劳朴实的人们、悠然自在的家禽、安静淡然的山水、高大挺拔的木棉,在王良的笔下富有美感和诗意。

  “木棉花无须绿叶的衬托,颜色红红火火,十分契合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追求。”王良解释,在东方,木棉花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美丽,还可入药,做蔬食也是不错的选择。画作《花季拾梦》中,他描绘了黎族人民捡拾木棉花的场景,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

  此外,王良注重将海南独特的地方题材引入绘画之中。在画作《福地》中,槟榔树高高矗立,树石布局疏密有致,他随性而起,轻点几笔朱砂红,使得疏淡的画面变得明艳。

  画布上的三角梅

  三角梅是海南最常见的花,绽放在大街小巷,一团团、一簇簇,热烈而张扬。画家牧之以画“三角梅花”著称,在他笔下,三角梅清丽活泼,尽显蓬勃烂漫的生命力。

  三角梅原产于南美洲,引进到我国的时间并不算长,加之其特性并不完全符合传统文人墨客的审美标准和象征意义,中国画画谱中没有三角梅,在美术史上,三角梅是个新生画种。对画家来说,创作三角梅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画家牧之笔下的三角梅。受访者提供

  一般人画三角梅采用工笔画法,试图用勾线的方式凸显三角梅的不同。牧之画三角梅,擅长没骨画法,干、叶、花都不勾线,直接以色彩塑造物象,鲜花繁而不乱,远近层次分明,侧正老嫩得宜。作品《争艳》《红云飘然沐夏酣》《艳若霞光让人醉》等,色彩铺排洒脱却不失严谨,一眼望去满目皆是绚烂。这些年,他创作的三角梅在国际绘画界绽放光彩,成为外界认识海南的重要意象。

  作为海南省的省花,不少本土画家喜欢画三角梅。画家乔德龙曾说,本土画家画三角梅就是画自己最亲密的朋友,笔端饱含着浓浓情意,不仅努力描绘其美丽之形,更致力于展示其文化之神。在《三角梅下老爸茶》中,他将三角梅与海南特色的老爸茶结合,用大写意笔法描绘花团与茶客共处的市井场景,赋予植物以人文温度。画家梁峰偏爱白色三角梅,作品《椰城春早》中,两名少女站在一片白色的三角梅花海洋前,纯净而优雅。

  画家梁峰作品《梨园春色》。受访者提供

  海南是一个繁茂多姿的花果世界。画家吴东民自小就对这海岛上的花草树木、鸟虫蜂蝶颇感兴趣,他笔下的木棉、兰花、三角梅等,与飞鸟、山石结合,展现了海南岛独具一格的花鸟世界;卢向玲是一名钟情于工笔花鸟画的海南女画家,在力求精微传神的意趣中,全面呈现含蓄、细腻、具有静谧及朦胧之美的雨林花鸟艺术。她创作的国画《海南·花鸟序》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

  乡野之处有风景

  乡野是艺术家寻找创作灵感的宝地。当春风拂过,百花开遍,不知名的野花也次第开放,极尽生机。

  王锐是海南本土优秀的油画艺术家,擅用绚烂明快的色彩。这些年,他以海南山区黎寨为题材进行创作,勤劳善良的黎族妇女、独具风情的船型屋、其貌不扬的野花等纷纷入画,诗意展现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画家王锐作品《走过那片油菜地》。受访者提供

  鬼针花在海南十分常见,路旁的草丛中就能看见它的身影。花朵恬淡如菊,清丽可人。果实像蓬松的刺球,轻轻一碰,就会粘在人的裤脚上,也是常见的中药原料。《李时珍医学全书》中记载:“生池畔,方茎,叶有桠,子作钗脚,着人衣如针。北人谓之鬼针。”

  在油画作品《背着春天回家》中,金灿灿的余晖洒满农家小院,归家的黎族阿公佝偻着身子,拄着拐杖,背着背篓,一只黑山羊紧随其后。背篓中,一簇鬼针花探出头来,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油画以其丰富的色彩和层次分明的光影效果,为画面增添无尽的魅力。海南光照强烈,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些野生花草显得极有色彩冲击力,带给画家无尽的创作灵感。王锐的作品突出色彩,强化光感,将自然之美和生活情感细腻地描绘在画布上,展现人与自然的精神依偎。

  随着油彩点染,眼底心上的春光便明媚起来。王锐的另一幅油画作品《春天的花地毯》,描绘了一片盛开的野花田野。在他的“风景”里,野花没有名贵花朵的芬芳艳丽,却透着自然孕育的天然娇容和骨子里的向生力,与远处的庭院相映成趣,整个画面充满了和谐与温馨。让人蓦然发现,平日司空见惯的风景,其实有着美丽动人的面目。

  画家王锐作品《争艳》。受访者提供

  在几十年的创作实践中,画家周铁利无数次走进原始的自然环境,仔细观察每一种植物花果的姿态、颜色、图形,挖掘和捕捉它们最美的一部分,倾听这些花草树木的低语。他创作的《生命·阳光——热带植物花果系列》等备受关注。油画作品《野菊花》《争艳》描绘了散布在海南乡村的野菊花,笔触热烈奔放,色彩明快艳丽,尽显野菊花的勃勃生命力,极具绚烂之美。

  “如果要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我心中的海南,我觉得是生命和阳光。”周铁利凭借着自己直观的印象感受创作,用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现海南热带植物花果。

原标题:画家笔下的芳菲海南 花在画里闹春天


来源:海南日报责编:
交通运输部 国资委 发改委 住建部 卫生健康委员会 科技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海南省人民政府 粤港澳大湾区 华东频道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京ICP备:0900987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2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