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高端访谈

    剑言城市 | 树立现代化城市典范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2024年11月03日 12:58:00

    文/王克剑

    10月31日是世界城市日,这是联合国首个以城市为主题的国际日,它不仅是由我国政府发起的首个国际日,也是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成就的一个重要窗口。世界城市日起源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旨在延续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促进全球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可持续性。

    世界城市日不仅是一个庆祝城市发展成就的日子,更是一个反思和规划城市未来的契机。在我国,世界城市日具有特别意义,因为它与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紧密相连。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其独特的路径和特色,正在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

    推动人口规模巨大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巨大的人口规模。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增长到2023年末的9.3亿,这一增量超过欧洲人口总和,且到2023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66.16%。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必须在这一背景下,注重人口城镇化与工业化、土地城镇化的平衡,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提高城市包容性,实现人口合理分布和城市可持续发展;通过创新方式方法,加快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通过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推进城乡融合的现代化城乡发展

    加快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我国城镇化发展不仅追求经济增长,更要注重社会公平和民生改善。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越发注重城乡融合,通过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人居环境和扩大就业机会,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要素跨界融合,实现城乡发展协调和平衡,让更多居民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城乡建设发展成果。

    建设文化繁荣的现代化城市

    城市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气质和灵魂。我国城市发展历来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城市也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通过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持续增强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在城市建设及城市存量更新过程中,通过统筹规划,保护城市传统历史文化之际,将城市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改善人居环境,又保护历史文化底蕴,推动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守护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城市建设。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绿色城市”“海绵城市”“森林城市”“无废城市”“气候适应型城市”等建设如火如荼,我国城市人居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要遵循国土空间规划,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优化各类空间布局,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格局,通过推进经济发展绿色转型、节能减排,倡导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环境。

    推进和平、安全、韧性现代化城市建设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外部形势更加严峻、内部矛盾更趋复杂,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国家安全形势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大国治“安”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同时,党的二十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要努力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持续提升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立抵御重大风险隐患的多层次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增强城市的安全韧性。此外,通过国际合作和交流,分享城市发展经验,参与全球城市治理,推进和平发展,为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作者王克剑:城市建设杂志社社长)


    来源:中国城市建设网责编:
    交通运输部 国资委 发改委 住建部 卫生健康委员会 科技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海南省人民政府 粤港澳大湾区 华东频道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81X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897/F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2104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13/TU
    京ICP备:0900987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823号

    Top